在高铁事业发展迅猛的当下,“慢火车”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这些火车运行速度较慢,却票价极低,颇受乘客喜欢。新华社日前报道了6025/6026次公益“慢火车”的故事,它从湖北麻城开往江西九江,这趟火车已在线路上运行了25年,票价并未随着物价上涨而改变很多,甚至有区间票价低至1元。
“慢火车”俗称绿皮车,在高铁营业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的今天,我国仍有81对“慢火车”奔跑在湘西、云贵等35个少数民族地区的530个车站,每年运送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,其中一些地貌复杂、风光旖旎的沿线美景更成为资深“驴友”的“网红打卡点”。
2021年,“慢火车”共运送旅客1.7亿人次、同比增长12.2%,全国共有25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。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,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,车速较慢但票价低廉的普速列车,深入更多的小站点,满足沿线居民外出求学、赶集、务工等各种民生需求。如果说,中国高铁给了我们仰望星空的自信,公益“慢火车”则是给予了我们脚踏实地的从容。在速度与效率之外,一列列“慢火车”风雨无阻穿行大山间,为铁路沿线百姓带来更多生活味和人情味。
高铁的开行能快速地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,但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山区,建设高铁难度大、成本高,相对较高的票价对山区百姓来说也是难以承担,因此“慢火车”成为了他们出行的 方式。一条二三百公里的线路,沿线停靠数十个小站,各个地区的百姓把大山里的蔬菜、水果、特产甚至是牛羊都赶上了火车,可以在火车上直接实现商品交换和买卖,不仅解决了人们交易困难和出行困难的问题,也为他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奔小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与此同时,村民们也可以通过“慢火车”到其他地区购买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,一举多得,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活力。
“慢火车”的开行,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眼中最美的风景,它将继续承载着浓浓的为民真情一路前行。用默默无闻的坚守,让为民情怀无限传承。(广铁车辆公司 苏梓铎)